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6)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⑥例如,陈彦《历史人类学在法国》(《法国研究》1988年第3期)、贾宁 《关于历史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探讨》(《史学理论》1988年第 4期)、徐浩《

⑥例如,陈彦《历史人类学在法国》(《法国研究》1988年第3期)、贾宁 《关于历史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探讨》(《史学理论》1988年第 4期)、徐浩《探索深层“结构”的历史——年鉴学派对心态史和历史人类学研究述评》(《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2期)、朱和双《试论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朱和双:《探询逝去的生活方式:历史人类学散论》(《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等。

⑦例如,刘为 《当代西方史学转向文化史的最新趋势》(《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1期)、杨豫《法国年鉴学派范式的演变》(《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赵建群《论“历史的碎化”》(《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的演变与中国史学》(《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张广智《二十世纪前期西方史学输入中国的形成》(《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2期)等。《史学理论研究》自2000年第1期起,专辟栏目对国外史学的新发展进行研究,其中一些内容涉及到史学脉络中的西方历史人类学。此外,还有不少此类著述,如陈启能《〈年鉴〉杂志的更名和史学研究的新趋向》(《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李霞和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陈启能 《二战后西方历史学的发展趋势》(《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1期)、熊芳芳 《历史人类学研究的经典之作——读〈都铎和斯图亚特时期英国的巫术〉》(《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周兵《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于沛《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等。

⑧例如,杨念群 《历史研究如何人类学化》(《中华读书报》1999年11月10日)、杨念群主编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常建华《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人文论丛2002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赵世瑜《历史人类学:在学科与非学科之间》(《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饶伟新《论土地革命时期赣南农村的社会矛盾——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 5期)、张小也《史料方法理论: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钟九闹槽”》(《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仲伟民《历史人类学——跨学科的典范》(《光明日报》2005年6月30日)、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黄国信等 《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9期)等。

⑨其中,“历史记忆与认同”是这些实证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和取得初步成果的主要方面。例如: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及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研究现代羌族民族史的又一部力作《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杜树海《钦州西部的地方历史与都峒之民祖先记忆的创制》(《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杜树海《家族的历史抑或国家的历史——中越边境地区沿海族群之身份与认同的历史考察》(《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等。

另外,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朱炳祥《继嗣与交换:地域社会的构成——对摩哈苴彝村的历史人类学分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袁建伟《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中缅民间贸易——作为“文化中介人”的腾冲永茂和商号运作模式及其现代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3期)、舒瑜《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等也是以历史人类学为研究框架的代表性实证作品。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1/0620/513.html



上一篇:近年来南非史学研究述评
下一篇:忌嫁祸于人公文写作忌之十六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