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戏改”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人视野和观(2)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民国时期的报刊上散见一些地方戏回溯的文章,但主要是戏迷爱好者和部分戏曲工作者较随意的回忆文字,可视为重要的史料,却不能视为规范的剧种史研

民国时期的报刊上散见一些地方戏回溯的文章,但主要是戏迷爱好者和部分戏曲工作者较随意的回忆文字,可视为重要的史料,却不能视为规范的剧种史研究,因为回忆者并未基于史料还原事实,遑论历史规律的揭示。比如笔者曾对民国时期叙说越剧史的报刊文章进行研究,据统计1935—1949年陆续发表了十几篇勾勒越剧简史的文章④,这些文章的确已经具有了历时性思维,也都在描述越剧的变化,但从书写本身来看,它们更像是越剧三十年变迁的见闻录。比如1935年发表在《大众知识》上的《“的笃戏”小史》一文,作者将自己在不同时期的看戏经历和感受如实记录下来,作为的笃戏从乡野草台到城市舞台的变迁史。之所以出现这一书写状况,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书写者大多不是越剧研究者,只是喜爱并熟悉这个新兴剧种的作家或越剧工作者⑤。

概言之,史料和机构的制约,研究主体的路径阈限,导致民国时期主要是依据流传下来的文本文献来考察古代戏曲史。进入“十七年”时期,在全面进行地方戏调查和研究基础上,曾对这一格局进行过反思:

从事戏曲研究工作的,过去一贯只偏重在古典剧种特别是古典剧目的史料研究,有的甚至陷入在学究式的繁琐的考证中,使得祖国这一大片艺术的海洋,那些活跃在今天人民中间的戏曲艺术很少有人去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⑥

由此,戏曲史界以古代戏曲作家、作品为核心的研究格局出现了新变,学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尚在底层生存的各戏曲品种,剧种史书写开始进入视野。这一戏曲史研究新气象的出现无疑是“戏改”政策推行的一大结果,“戏改”对戏曲史中各地民间剧种史研究的影响直接呈现为两个方面。

(一)为了配合“戏改”,相关机构组织人员开展地方剧种史研究

“戏改”之初,相关部门提出必须以了解和研究地方戏曲为基础,充分认识各地方戏曲的构成、历史与现状,这应是该工作的首要步骤:

不仅了解其源流、生长发展过程、流行现状等,而且要研究它们艺术创作、艺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以及音乐曲调,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予以加工,提炼;使其获得新的生命。这对原有的戏曲在质的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基本性质的工作……⑦

“戏改”领导部门明确肯定了剧种史研究对于“戏改”运动的基础性作用,他们需要借助学人的力量才能有效地开展对地方戏曲的扶持与改进工作。这一由政府倡导的作为“戏改”配套工作的民间剧种史整理具体有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在对“戏改”成果进行检验与评估时,组织大规模戏曲汇演活动,相关机构充分利用全国戏曲汇演的机会,组织戏曲史家集中采访剧种老艺人、搜罗剧种历史资料,进行剧种简史书写。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在京主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下设调查研究组,由周贻白、黄芝冈、杜颖陶等戏曲史家组成。他们授命在汇演期间访问各地方剧种艺人,开展地方戏曲史调查和研究。大会闭幕后,“调查研究组拖了一年多还在继续着,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后改组为戏曲艺术研究组,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领导”⑧。该小组成员撰成《京戏一知谈》《谈汉剧》《论长沙湘戏的流变》《试谈粤剧》《谈楚剧》《闽剧》《滇剧》等七篇文章,把这七个地方剧种的“源流、变迁、现状和将来的展望,作概略的介绍”⑨。这七篇剧种简史结集成《中国戏曲研究资料初辑》,旨在为剧种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其二,地方戏普查工作者出于剧种推介的需要,通过走访老艺人的方式获取剧种历史信息,撰写地方戏曲历史与现状的概述文章。各大行政区的戏曲研究院、各省市成立的戏曲改进委员会、各级文化局所设的剧目工作委员会,派遣调查小组对各地方剧种尤其是民间小戏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包括向老艺人收集剧种史料、实地观摩演出等。很多地方剧种的流播仅由诞生地向周边地区辐射,至于偏远或少数民族地区的戏曲品种更是流行程度有限,而随着普查工作的深入,这些剧种才开始浮出水面、为人所知。因此,“戏改”工作者对各地方剧种不仅有发掘和抢救的责任,也有推介的义务。在他们所撰的剧种调查报告中,梳理剧种来龙去脉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大批“戏改”工作者进入剧种史研究领域,和从民国时期过来的戏曲史家相比,他们是新学人,但却是此一时期地方剧种史研究的基本力量。他们撰写了相当数量的地方戏曲小史,甚至连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剧种也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与安排下获得了“不少有益的调查、考证和研究”⑩。全国各地方剧种的历史与现状基本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大致梳理,所囊括的剧种数量是民国时期所关注的地方戏总量无法企及的。由各大行政区、省市参与剧种调查的研究人员撰写的剧种史研究文章发表在各类地方性报刊上,而其中一些有关联的剧种史研究文章连缀出版,形成了“十七年”时期的第一批剧种史著。结构上,它们初步确立了剧种史书写的四大板块,即“起源”“发展”“现状”“未来展望”;内容上,它们在每阶段的历史呈现时按照剧目、名伶、音乐等分类讲述。此一时期的剧种简史书写,虽然历史规律有待深刻揭示、历史细节有待具体还原,但比起民国时期的声腔考源或地方戏现状的介绍文章,毕竟已进入著史阶段。这些论著开始注意讲述的连贯性,尝试进行历史背景和前因后果的考察。这标志着剧种“史”意识的自觉,也意味着地方戏研究开始向一门学科迈进。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0/1111/367.html



上一篇:从综合史学到艺术形态学 ——《中国花鸟画史
下一篇:口述史——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新维度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