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研究兼论文学和史学之间的边(3)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二个问题是,《吴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践世家》,写两国之间的那种博弈,这里面其实有的故事是重叠的,《史记》有种写法就是互现法,前面已经写

第二个问题是,《吴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践世家》,写两国之间的那种博弈,这里面其实有的故事是重叠的,《史记》有种写法就是互现法,前面已经写了夫差勾践的事情,那么到越王勾践世家的时候,它其实重点不写勾践而是写范蠡了,范蠡这个人物当然是非常有意思的,他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功成身退,但是范蠡在《左传》里是没有出现的,在《国语》的《越语》中范蠡是谋臣之主角,是越王身边最重要的人物了,所以显然,司马迁在写越王勾践世家时,尤其着重于范蠡的身世部分,多是从《国语》中吸取资料来做支撑,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越王勾践和其臣下之间事迹,既非捕风捉影、凭空生造,而是根据《国语》写成的。秦嘉谟辑补本《世本》之“越世家”,就有关于勾践世系的记载;然而真的写成《越王勾践世家》,尚不具备足够的真凭实据,也就是说,根据的是《国语》《战国策》这些史料,这个无疑是混淆文、史之界限。这个也没办法,没史料了,也没有太考虑这个史料是不是坚实可信,文史在这里已经界限模糊了,所以究其根本,还要根据撰主叙述描写之上,其次是描写的主体其人的传奇故事构成了史记的魅力,他是在文史交融中成为民族的永久记忆。我们读书是越引人入胜,越喜欢读,所以这是一个史传,虽然认为它是史书,但我们以前都认为它是文史,它确实有属于文学的部分,它的文学的比例更高,史学的比例很低了。《史记?越王世家》的材料很复杂,这个在《汉书?艺文志》春秋类文献,《史记》写越王勾践世家的时候自然要引用的

我发现子部的文献里关于伍子胥的很多,这个人物在吴越两国之间太重要了,伍子胥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一个是在杂家的,一个是在兵家的,但是现在都已经失传了。《越绝书》有的人说是伍子胥写的,这个是不可靠的,是无稽之谈,但是伍子胥这个楚人逃跑到吴国来,他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带着吴军去讨伐楚国,鞭楚平王之尸——这个人物性格是非常鲜明的,这个角色在屈原之前就成为刚正被谤的历史形象,吴越两国之间的事的串联都靠这个人物。伍子胥的人格特色已经闻名于世,杂家之说的伍子胥到底是什么样,文献都有分析,我就不仔细讲了。杂家的出现呢,是各家之间的交融分化,最终出现了杂家,杂家是互动的一个结果,杂家在《汉志艺文志》里的评价是很高的,这个当然是刘向作出的评价,杂家就是把各家之长兼容起来,伍子胥的八篇就是杂家的特征,对越国范蠡等人物的塑造也产生一个传递的作用,这个我后边再讲。

在地理位置上,吴越是两个邻国,但是吴越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在汉代时北方的人对这两个地方是搞不清的,这里有证据——朱买臣说他是吴人也,此时苏州为会稽郡也。朱买臣是不是吴人,有的时候又说他是楚人,到汉代,朝廷君臣对吴、楚分际依然分不清楚。吴越两国的君臣好的有很多,像越国的范蠡、闻仲,差的,那些楚国的郑秀、靳尚大夫,都是被贬得非常非常低的,说明在写吴越的时候,很多完全就是杜撰的。《汉书》有一个古今人表,就是好的很好,差得很差,都是类型化、脸谱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吴越春秋,对峙的夫差勾践当去甚久远,数代之下,他们远隔北方圣明的先祖,其人格道德以及智慧识见,都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夫差竟列下下之人,最人渣的叫下下之人,以致其臣下也忠、奸分明,判若云泥;伍子胥、大夫种和屈原是一个类型;而范蠡则是一个异数;至于奸佞之臣,谗害伍子胥的太宰嚭,也是下下之人,都是人渣。那么屈原的对立面,上官大夫,中中,子椒、子兰中下,靳尚处于下上,而夫人郑袖则置之于下下。这个写法都不是历史的写法,属于主题先行,观念先行的,有点像样板戏的。

九品论人伍子胥的身份是夹杂在杂家、兵家之中,这个《汉书?艺文志》里面记载范蠡的书籍也是这个特点。然后看到《风俗通义》这个书主要是写汉代的,那么《风俗通义》里面讲说,有一个东方朔是太白星精,说东方朔是五帝的时候一个华星,黄帝时为风后,尧时为务成子,周时为老聃,在越为范蠡,在齐为鸱夷子皮。所以这个人有时在越有时到齐,这个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个人辅佐明君,开创霸业,而且是变化无常的,从地域看,是跨越、齐两地,这是一个重要暗示,越国范蠡的言行,与齐有着不解之缘。那么齐和南方有什么关系呢,吴孙子是逃到了吴国,他本来是北方的,本来是齐国人,所以两地的思想是早有交融的。在战国时候齐楚两国是大国了,稷下学宫又是思想的一个集散地,带动北方学者借助楚吴越国的说事议论的风气,这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吴、越都不是历史,都是北方人借事来说道理,阐发他的一个观念。楚世家另当别论,吴、越世家都有这种性质,都被作为一个借题发挥的话题和由头了,所以谈论吴越我发现是普遍的,这些题目可以做下去挖掘很多很多资料。比如孟子,他是战国中期的,他已经讲到了勾践事吴。我最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荀子也谈到了,在史记里谈到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的太多了,这两个人物成为了众相谈论的话题。在战国中期偏晚的郭店竹简,有一篇叫《穷达以时》,《穷达以时》里挖掘出来的竹简也讲“子胥前多功,后戮死,非其智衰也”,又讲到伍子胥了。然后战国后期韩非子在《解老》里又讲了“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陶朱公就是范蠡,泛舟五湖,到了北方他改名叫陶朱公。现在财神爷之一就是陶朱公。总之,伍子胥之厄,陶朱公之富,勾践夫差之恩怨,我们看战国,以致两汉,都是在谈论,所以证明关乎吴越国春秋,其实是从史实到演义,这是从战国中期开始的。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1/0402/475.html



上一篇:世纪以来八旗名典雪桥诗话研究综述与展望
下一篇:陈寅恪不古不今之学及相关问题辩证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