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冕无后旒之说研究的献疑(3)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4 三礼之书和舆服志对于冕有无后旒之记载Tab.4 The records of “The Official Crown with or without Rear Tassels” in three rites books and Yufuzhi序号文献冕是否有后旒1《仪

表4 三礼之书和舆服志对于冕有无后旒之记载Tab.4 The records of “The Official Crown with or without Rear Tassels” in three rites books and Yufuzhi序号文献冕是否有后旒1《仪礼·士冠礼》不确定2《周礼·夏官·弁师》不确定3《礼记·玉藻》不确定4《后汉书·舆服志》无5《晋书·舆服志》有6《南齐书·舆服志》不确定7《隋书·舆服志》有8《旧唐书·舆服志》不确定9《宋史·舆服志》有10《辽史·舆服志》不确定11《金史·舆服志》有12《元史·舆服志》有13《明史·舆服志》有

3 古人之写作习惯与冕旒之言

持“冕无后旒”之说的学者否定了旒之前后对称这一观点。《“冕无后旒”说考证》一文也从制作工艺与穿戴角度提出,若无后旒,冕板前后重量失衡,不利于佩戴[4]。该观点从功能性上分析了冕有后旒。除了功能性,或许可以从古代冠服其他部件或元素的记载中找到蛛丝马迹,比如在功能性上前后都必须有的部件,在描述的时候是否也出现了省略现象?或者不必要有两个对称性的部件,在描述时是否特意指出?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照皇后凤冠上有关博鬓的说法。据考证,在《舆服志》中,关于博鬓的描述包括“并两博鬓”“两博鬓”或“三博鬓”。可见,文献并未对左右各有一组博鬓进行特殊说明。而出土文物无论是隋唐时期萧后凤冠还是明代凤冠,博鬓均左右对称。可知古文献对待服饰上对称的部件,或许有“约定俗成”的原则,即对称的部件,会略去重复的数量,不做赘述。

清代学者如此“咬文嚼字”,看重是否说明“前后”均有的问题,与其社会文化和写作习惯不无关系。从《舆服志》也可找到这一有趣的现象。据查证,整个《舆服志》中,对服饰的“前后”对称部位进行特意说明的,共出现92处,单是《清史·舆服志》就46处,占一半之多,如“衮服,色用石青,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这可以说明清代文化对于说明前后方位十分严谨,需要明确指出,所以在很多本应遵循对称原则的服饰细节上,也都不遗余力地加以详细说明。源于这种写作习惯,当清代学者在考证有关冕旒的文献时,并没有看到冕后有旒的记载,所以推断冕无后旒似乎合情合理。

因此,从古人写作习惯上对冕有无后旒之说进行考证,也是一个方法,当然,如果对服饰以外的其他文献进行多元化考证,则更能说明问题。单从《舆服志》来看,也能说明清代重视对称性部件的写作习惯确实影响了冕有后旒的判断。

4 政治文化影响下的“冕无后旒”之说

一个王朝在政治上确立以后,除了要在经济上稳固它的统治根基之外,还必须在意识形态上构造有助于其统治的模式。“在社会生活中,政治和政治意识是人们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群体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政治和政治意识是一般意识形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根据意识形态的这一特殊本质,可以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政治文化,或者称之为政治意识形态。”[7]而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8]。冕服就是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的重要载体之一。

有关“冕无后旒”之说,主要集中在清代,有其特殊的时代因素。在废除冕服制度的清代,冕服不再是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工具”,清代学者可对冕服制度自由发表意见。清儒倾向于原典文辞的考释、训诂,倡导回归三礼之文,主张从文本中所载的礼制、名物中回归经典。这一主张也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清代想要建立一个新政权,就必须与之前的统治有所差别。正因为清代学者竭力追根溯源,在最早两部古籍《仪礼》和《周礼》中并未对冕后有旒进行说明,所以清代学者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写作习惯出发,又加之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需求,认为“冕无后旒”是可以理解的。从江永、林昌彝和黄以周可知,清代学者支持冕无后旒有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如图2所示。

(a)江冕图《乡党图考》[9]

(b)林冕图《三礼通释》[10]

(c)黄冕图《礼书故通》[11]图2 清代江永、林昌彝和黄以周对冕旒之图释Fig.2 Jiang Yong, Lin Changyi and Huang Yizhou’s opinions on tassels in Qing dynasty

江永(1681—1762年),江西婺源人,清代最有名望的经学大家,一生闭门著书立说,弟子众多。作为“推翻”宋代程朱理学的先驱者,他在被废除的冕服制度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获得了高度的关注,体现了他先驱者的特质。在废除冕服的情境中,他可合理地对冕旒制度提出质疑,不受政治影响。同时,此观点也表达了对程朱理学的质疑,间接表达对清王朝政治统治的支持。可见冕后无旒或许是江永顺应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结果。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1/0301/435.html



上一篇: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下一篇: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农史学会举办首次农史知识竞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