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冕无后旒之说研究的献疑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尚书》注:“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自古为“衣冠上国”,所有冠服中,以冕服为首。冕服是以冕为首的服装,冕是其代表性部件。冕为大夫以上冠也,冕板下垂“旒”是

《尚书》注:“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自古为“衣冠上国”,所有冠服中,以冕服为首。冕服是以冕为首的服装,冕是其代表性部件。冕为大夫以上冠也,冕板下垂“旒”是其主要特征,旒之数量多少是等级地位之标志,以十二旒为最高等级。自古以来,关于旒的研究从未间断,仅是冕是否前后皆垂旒的问题就引发史上学者多次探讨,主要分为两派:一是汉唐以郑玄为首的经学家认为冕板前后皆垂十二旒;二是以清代学者为主要群体的另一观点“冕无后旒”。

时至今日,“冕无后旒”之说依旧备受关注,2015年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冕无后旒”说考证》一文反对“冕无后旒”之说,而同年发表于《金田》的《“冕无后旒”说新论》则支持了“冕无后旒”。对此争论,还需找寻新的证据从新的角度来进一步论证。本文认为,从综合角度分析冕有后旒更为合理,因此从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角度综合论证“冕无后旒”一说的不合理性,具体从历史文献分析、古人写作习惯分析、政治文化因素及艺术审美特征等方面加以论证。

1 由“冕”字说开去

华夏人重“衣冠”,两者中“冠”又重于“衣”。说文解字记载:“冠有法制,冠是用来约束头发的,古时又作为弁冕的总称,与弁和冕有所不同,古时之冠有法度限制,等级不同,场合不同,要戴不同的冠。”[1]古时之冠,以“冕”为最高形式。冕,说文解字记载:“为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紞纩,为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礼冠。”[1]“冕”最早出现在金文大篆中,应为西周的后期,其字形上显示为戴在头上的冠式,前后有垂下的部分应为旒,中间是一块平板,如图1所示。冕冠最主要的部分是延板、垂旒和冠卷三部分,其形制在各朝有所变化。中国文字为象形字,从冕字的古体来看,冕之前后皆有旒。

图1 “冕”字之古体Fig.1 The ancient character font of "MIAN"

旒作为冕冠构建中最重要的标志性部位,其数量多少也是区分等级的标志。《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2]《周礼·夏官·弁师》郑玄注疏:“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3]据郑注所言,冕之旒数和玉数如表1所示。

表1 冕旒等级、旒数及玉数Tab.1 The grade of crown and the quantities of tassels and jade冕旒等级旒数/旒玉数/颗十二旒前后各12(共24)每旒12,共288九旒前后各9(共18)每旒12,共216七旒前后各7(共14)每旒12,共168五旒前后各5(共10)每旒12,共120三旒前后各3(共6)每旒12,共72

《“冕无后旒”说考证》一文对冕旒之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4],郑玄、孔颖达、贾公彦等汉唐经学家均考证冕前后皆有旒,支持冕后有旒之说。此后,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认同这一观点,朱熹《论语集注》曰:“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随后,明儒王应电、清儒江永、林昌彝、黄以周及现代礼学专家钱玄则认为冕只有前旒,而无后旒。依“层累说”,只是清代大量提出冕无后旒,该现象不排除考据之风盛行,对新论点有“从众”之疑。

明儒王应电和清儒江永认为,据《大戴礼记》载“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因此旒的作用是蔽明,所以冕后无需有旒。其次,有关旒数的记载,史书皆提及十二旒,并未明确说前后各十二旒。因此,他们较为合理地提出了冕无后旒之说。江永作为清代著名礼学大师,其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清代多信从江永之说,包括林昌彝和黄以周,都在其礼图中支持“冕无后旒”之说。发展到现代,关于冕有无后旒之说也争论颇多,赞成“冕无后旒”之说的有理经学家钱玄[5]、台湾著名学者王宇清[6]。可见,自从“冕无后旒”之说被江永发扬光大之后,学术界开始接受这一学说。

2015年,《“冕无后旒”说考证》[4]一文总结了清代以来赞成“冕无后旒”之说的理由有三,并对这三个理由进行了反驳,如表2所示。

表2 《“冕无后旒”说考证》对“冕无后旒”一说的反驳Tab.2 The argument of “The Official Crown without Rear Tassels” inTextualResearchofTheOfficialCrownwithoutRearTassels前人提出“冕无后旒”之说的原因反驳“冕无后旒”之说的研究“冕而前旒,所以蔽明”,所以无需后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在逻辑上仅说明冕有前旒,不足以证明“冕无后旒”冕“十有二旒”而不说是二十四旒载“深衣有十二幅”,而不说六幅,因为深衣前后连为一体,可以一起计数,而冕旒分别在前后,要分别计数《后汉书·舆服志》所谓“有前无后”可能只有西汉昭帝时根据夏侯氏之说而为公侯卿大夫制定的冕冠制度,不包括帝王冕制,也并非冕制通例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1/0301/435.html



上一篇: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下一篇: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农史学会举办首次农史知识竞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