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世纪年代王献唐的史学生成论析(6)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结 语 王献唐学术体系的构建中,他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史学研究突显。史学研究的开端和早期成果是关于邾国彝器的考证之篇——《春秋邾分三国考

三、结 语

王献唐学术体系的构建中,他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史学研究突显。史学研究的开端和早期成果是关于邾国彝器的考证之篇——《春秋邾分三国考》和《三邾疆邑图考》,这种考证关涉的是齐鲁地方历史的专题,相对狭小。在两文基础上,王献唐深入研究而作成了《炎黄氏族文化考》,其研究视域则延展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课题。秉持着宏观思维与具体论证相结合的学术路径,他对音韵学的应用较之先前更为充分和丰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会通揭示了王献唐科学性、实证性的史学治学理念和实践。护书南下后,身居异乡,王献唐的史学创获,以中英庚款董事会的学术资助和参与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为契机,倾力撰著而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和《国史金石志稿》两部巨著,此前他丰厚的金石学积淀成为着笔的基石,学术自觉性和使命意识是他不辍学术研究的逻辑支柱。

王献唐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史学构建彰显了跨学科研究的特色。什么是史学的跨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何以可能?恐怕这个问题对于当代许多史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它既简单又难以作答。王献唐的史学实践明示了这样的道理,跨学科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也不是对历史学之外学科浅尝辄止的作态,而是以学术的高度自觉性和学术的崇高使命感,长期累积,不辍研究,自然而然实现的结果。

注释:

〔1〕〔11〕〔13〕王献唐:《太平十全之室日记》,未刊稿。

〔2〕〔3〕〔6〕〔7〕〔8〕〔9〕王献唐遗书:《春秋邾分三国考、三邾疆邑图考》,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第1、16、3、11-12、21、41页。

〔4〕李勇慧:《王献唐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419页。

〔5〕宁镇疆:《由考古发现说王献唐先生〈春秋邾分三国考〉之贡献兼及小邾国史的相关问题》,《王献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年。

〔10〕《王献唐先生来函》,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第七年刊,1934年,第10页。

〔12〕蒙文通:《古史甄微》,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年,第55页。

〔14〕王国华:《王献唐传略》,文教资料简报,1983年第1期,第20页。

〔15〕〔16〕〔18〕〔19〕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青岛出版社,2006年,第39、363-364、18、93页。

〔17〕王献唐先生莅校演讲,《齐大旬刊》第5卷第8期,1934年,第56-57页。

〔20〕按王献唐日记所载,对邾国彝器的研究是以《邾国地名考》篇开始,接着又写《邾邑考》篇,两文都在《春秋邾分三国考》之前。不过,在当时《邾国地名考》和《邾邑考》是否为成熟文章,或者它们的研究成果已经由王献唐分解融合到《春秋邾分三国考》《三邾疆邑图考》之中。目前由于资料的缺失,难以把握真相了。鉴于此状,暂以《春秋邾分三国考》为王献唐史学的开山之作。

〔21〕王献唐:《双行精舍日记》,未刊稿。

〔22〕〔27〕〔28〕〔29〕〔30〕〔31〕〔32〕王献唐:《平乐印庐日记》,未刊稿。

〔23〕《王献唐氏研究中国古代货币之著作》,《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4期,1944年,第110-111页。

〔24〕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页。

〔25〕关于《国史金石志稿》一书的学科归属,有不同的认定。其中李勇慧师在其博士论文《王献唐研究》中把它界定为王献唐的金石学著作,杨现昌的博士论文《<国史金石志稿>校订》则将其定位于金石学、文字学的著作。从具体的内容看,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按照王献唐本人的出发点,是将《国史金石志稿》作为中华民国史的一部分,此作也冠以“国史”两字。这样,从它的构建逻辑看,应当归属到史学中。由此也说明一个问题,有时对一部著作的定位不能采取是此非彼的认识。

〔26〕〔33〕〔34〕《王献唐编纂金石志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三四109。

〔35〕周天游:《黄宾虹、王献唐、郭沫若诸家致陈直论学书九通》,《文献》1991年第3期,第20页。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1/0620/517.html



上一篇:侬智高研究三题
下一篇:返回历史视野重塑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国近世变迁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