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高校学风问题:基于传统史学观念的反思<sup>*<(4)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之革新运动,至“五四”以后,显然呈现一种新的趋势,即成功的成分增多,而失败的成分减少,事业上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建设,几乎无一不是成功于

中国之革新运动,至“五四”以后,显然呈现一种新的趋势,即成功的成分增多,而失败的成分减少,事业上中国近代史上的大建设,几乎无一不是成功于“五四”以后,“五四”以后中国最显著之成就,莫如军阀之廓清,统一之完成,以及因此种成就而在若干方面得以贯彻之大小事业,如交通、禁烟等,其他如行政之整理、法律之改革,其间仅有一时未见普遍之实效,而影响远大,且在中国确属创举,如主计制度等。又如学校之充实,研究事业之提倡,皆为此期极堪注意之措施……[6]412

这段文字相当概括地揭示了“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大风所带来的全局性的革命,是微风细雨无可比拟的。改良和革命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用环境的不同。从通常情况来说,学风建设是真积力久则入的长期培育,但是如果高校发展处于特殊发展阶段,需要革命性地建设新学风,那么合理调配机制,充分发挥引导和自主性,激发起一场大风来除旧布新,也未尝不可。当然,全局性改变的受制因素很多,有些是学校以外的,这又是另一个话题。

四、学风的笼罩和延续作用

龚自珍曾说“风”是“万状而无状,万形而无形”[7]128,学风弥漫于学校的各个角落,随物赋形,作用也随之具体化。文章最后,借鉴史学对“风”的功能界定,做一个整体提示。

日本学者诸桥辙次曾就中国北宋时期理学的思想来源问题,与胡适有过一次笔谈,很有启发性,姑录如下:

诸桥辙次:但外来思想输入一事,果能足启发宋代自由讨究精神欤!其间尚不能无可疑。且邵、周二子之学,虽非无禅学影响,其主要原因,宁似得之《易》学者。宋儒由来所读,才不过《楞严经》一部。一书之影响也,岂如斯深且多乎?

胡适:邵、周之《易》,又道家之影响也。宋时,中国之空气已成一禅学之空气。虽有智者,亦逃不出。非一部《楞严》之力,乃此“空气”之力也[8]154。

诸桥辙次认为将理学的兴起归之于佛教影响,似乎言过其实,他从宋儒的书单中发现,邵雍、周敦颐等人常读的不过一部《楞严经》而已。胡适的回答则显示出大学者的洞见,他跳出具体典籍的讨论,敏锐地指出,在邵、周等人登上历史舞台之际,禅学已经是流布于思想界的风尚,胡适的说法形象提示了“风”的笼罩性及其带来的裹挟作用。

良好学风一旦形成,就会弥漫于学生群体之间,如同空气一样,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种笼罩既得自“风”自身的流动性,也依赖上一部分所说的,学校要拆除无形之墙,提供畅通之路。只要造成风气并促使其有效流通,学生普遍熏习其中,从最初的被裹挟,到习惯,再到成为自觉,学校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风”不仅有空间的弥漫性,也有时间的延续性,“风”一旦形成,往往会影响几代人。孟子在回顾殷商历史时曾慨叹,“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前代殷王如武丁时期的遗俗善政,如风一般吹拂到末代殷王纣统治的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即便纣的暴虐天下闻名,依然可以凭借前代的流风余韵,在诸侯此起彼伏的讨伐中,勉力支撑数年。

借鉴孟子的判断,我们可以意识到学风形成后所具有的长效影响。这种认识可以激励高校教育者上好每一节课,全方位投入综合育人的实践中,对所在学校来说,可能是历史性的贡献;也可以激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既是完善自身,也是在创造历史。我们面对那些办学数百年的著名大学,感慨其传统深厚时,是否仔细考虑过“传统”具体所指?那可能正是一代又一代教师、学生共同实践所形成的学风给我们的感受。

本文第二部分曾介绍,史学领域对“风”的所指有数十种不同的理解,同样,如果我们追问什么是学风,高校学风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哪些现象是大学学风的具体表现,恐怕也是言人人殊,遑论为改良学风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与对策。从根本上说,包括学风问题在内的所有教育问题,都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实践,绝非可以构建精密体系的思辨哲学。以往关于学风的研究,往往将探讨的范围局限于学校内部,而本文的写作前提是,学风是中国古人早已探讨的“风”(或“风俗”)问题在现代教育领域的延续,移风易俗的实践也许不能直接复制,但“观风”“察风”的视角可以借鉴。希望本文不成熟的散点透视可以扩大学风讨论的知识学领域,加深教育界对学风问题的认知。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0/1116/379.html



上一篇:建阳刻书业史学题材的繁盛及原因探考
下一篇:笔书字韵,美学与史学的碰撞 ——历史二轮复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