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试探究昌平君有关问题——读《史记·秦始皇本纪(2)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一问题成了困扰史学家数十年的历史冤案 我认为,此处应该采取“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的断法,相国即指吕不韦,昌平君与昌文君均非相国。考虑
这一问题成了困扰史学家数十年的历史冤案
我认为,此处应该采取“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的断法,相国即指吕不韦,昌平君与昌文君均非相国。考虑到秦国历史上几乎没有相国与丞相同时存在的记录,且担任丞相到担任相国存在先后关系(如魏冉、吕不韦),昌平君此时也基本不可能为丞相。
李开元推测此时昌平君担任御史大夫,有一定的道理,但略显牵强
追问思考
首先,秦王政令三位官员攻毐,未必且体现出此三人一定是中央政府中地位最高的官员。
其然,绞杀叛乱具有一定的紧迫性,首要考虑的应该是能不能调集足够的军队及时杀向咸阳。
至此,相国吕不韦作为政府首脑,出现在诏令中可能具有象征义,而昌平君作为直接负责出兵平叛的官员,却未必是政府的“二把手”。
另外此时秦即使设两位丞相,也往往叫做左右丞相而非御史大夫这一“副丞相”。
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这一制度更像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确立下来的。
因此我认为,嫪毐之乱中的昌平君应该不是相国,不是丞相,也不是御史大夫,但确实是政府中地位较高且受秦王信任的重臣。
三、嫪毐之乱后的昌平君
昌平君在平乱之后境遇如何呢?他有没有为相呢?
胡正明认为昌平君与“丞相启”无关田余庆干脆认为昌平君“立以为相”都是误读。我并不认同。
胡正明称昌平君为相在史籍中毫无根据,但田余庆文中所引《索隐》“立以为相”正是根据之一。胡正明又称“ 即使昌平君做过秦的相国 , ‘丞相启'也不是昌平君。前文已述 , 相国和丞相不同。”按照这个逻辑,《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昭襄王十二年“穰侯魏冉为丞相”,又出土青铜器“十四年相邦冉造”,则这里的冉就一定不是魏冉吗?即使昌平君为相国,也完全可以是先当过丞相。且昌平君始终担任丞相也与“丞相启”并不冲突。
李开元在《秦始皇的秘密》中推测昌平君“接任罢免的相国吕不韦,成为辅佐秦王嬴政的第二位丞相”,虽然缺乏史料支持,却有一定合理性。
紧接着他经过统计得出“秦始皇时代丞相任期比较长”的推测,将昌平君与“丞相启”联系在了一起。由于史料缺乏,此处我也难以下断言,但《索隐》中“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 后徙于郢”这一记载隐含的叙述逻辑是昌平君立为相后一直工作到“徙于郢”,所以我也倾向于认为昌平君与“丞相启”这两个分别只在文献和考古发现中出现的人物是同一个人。
那么昌平君徙于郢前后发生了什么?他又是死于何时呢?

李开元在《秦始皇的秘密》中推测昌平君徙于郢是因为他与王翦在攻楚上的观点与秦王不同。同时秦王也意在使昌平君平息韩王安死后郢地楚人与韩人的反秦风波。前一点没有明确记载来佐证,但昌平君楚公子的身份使得它有存在的可能。后一点田余庆等人早已有所论述,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郢的具体位置依然众说纷纭。田余庆、黄盛璋、李开元等认为是郢陈。而何浩、骆科强又认为是南郡的郢。
注:我认为此处理解为是郢陈更好,因为可以更好理解李信攻楚时的向西转向攻郢的行为(昌平君在后方郢陈反秦),也使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的行为更加合理。而南郡并入秦国多年,反秦势力不如刚因灭韩并入秦国的郢陈强大,楚将项燕也很难在秦国境内立楚王反秦,因此可能性不大。
四、围绕昌平君的最后一个疑点即是他究竟死于何时!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 223 年) ,“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然而,黄盛璋依据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纪》“韩王死, 昌平君居其处, 有死(属(或屈)”的记载判断昌平君死于秦王政二十一年。
正如第一部分所写,我不同意这种判断,而更倾向认可田余庆先生对这种说法的批驳。
既然昌平君并非死于秦王政二十一年,那么可以像李开元一样径直采信《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吗?这里的项燕自杀于秦王政二十四年,但正如何浩所写,“根据《王翦列传》 、《楚世家》、《六国年表》及《蒙恬列传》的记载,项燕是在秦王政二十三年被王翦杀死于淮北的薪地的”甚至,“秦虏楚王负刍”发生在秦王政二十四年,与《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不符。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zonghexinwen/2021/0918/548.html



上一篇:许宏:寻夏·争鸣·展望——写在二里头考古一甲
下一篇:资本主义到底怎么来的?除了《资本论》,还有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