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医学人文学在我国发展历程及反思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医学人文学在我国发展历程及反思杨用成。关键词:医学人文学;史学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医学人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刚刚起步,尽管我国中医学的人文理念

医学人文学在我国发展历程及反思杨用成。关键词:医学人文学;史学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医学人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刚刚起步,尽管我国中医学的人文理念是根深蒂固,但作为现代医学的新兴学科却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现结合人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寄希望对医学人文学科发展有所裨益。中国的医学人文学形成的文化背景很特殊,有明显的儒释道思想传统影响,但又受到现当代欧美新学的干预,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儒释道思想及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命、疾病、健康等理念的认知,在某种意义上应该说是现代医学人文学的启蒙或雏形。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坎贝尔(EbdC‰bers)指出:医学中的许多问题要靠伦理学或非医学政策来解决。医学将更直接地解决完整人的问题,医药卫生界人士也就必须对医学作为“人学”的合理性和目的进行关注。人类对疾病征服的实践活动综合了科学性、艺术性和宗教性,没有人文性的医学只可能失败的医学、非人的医学。由英国、美国、中国、德国、智利、瑞典等国制订的“医学的目的:确定新的优先战略”的14国“宣言”敦促,“医学应从治愈和高科技转移至照料,重点放在公共卫生和预防疾病上”。“宣言”提出的四点目的是: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疾痛和疾苦;治疗和照护疾病和无法治愈的病人;避免早死但追求安详、死亡。医学的失人性化是由于Et益增长的不公平的医疗保健系统,以及昂贵的、精益求精的技术和“富人医疗体制”。医学已变得无节制、不谨慎、不公正、经济上供不起和损害的尊严与选择。对于这个错误的医学目的的讨论也立即引起了我国卫生政策专家和医学伦理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国在描绘21世纪新医学前景和进行彻底的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也一直热切地关注和反复讨论医学发展中的人文价值问题,我们开始考虑和研究老龄化、生活医学化、市场与公众需求以及医学文化压力引起的治疗偏见,从而进行医学人文学领域的医学人文性普遍化教育。不仅中医学都充满了朴素的自然哲学理论,诸如易学、墨经、古代宇宙观、生命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尤其是老子与道家学说、佛教和祖宗、魏晋玄学、柳宗元、朱熹、王阳明等哲学思想是中医哲学理论建构的重要资源。医学模式又可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是科学认识论和对科学理性反省的一种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沿袭苟子的“凡已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的思想。哲学对医学来说是否有公认的裁决价值,医学的真理性是否情愿接受其判定,这在400*河南省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文章编号:1006—0979(2005)05—0005一02年来,已经脱离了元学科和元叙事。19世纪,一种以赫胥黎(T.H.Haxley)典型的新型学者进入自我意识并发展出一套自得的词汇(vocabulary of selfcongratulatim),同时把人文主义和道德性与一种被称为“理性”的理智德性相混淆。医学人文精神,也是医学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依据,它的核心是不断地对科学真理和社会正义的追求。它的发展动力在于怀疑和批判;它通过医学所表达的深切的对人类和世界命运的终极关怀,它为一种永恒的信仰和理想去冷静地解读历史与对传统的超越,它鼓励人们克服困难并迸发出创造的伟力,以及寻找精神家园的乡愁理念,都说明医学鹤立于各学科之上,有其鲜明的个性和人文属性,这也是医学最值得我们为之献身、最值得我们钟爱的原因。20世纪留给我们的传统医学教育内容无法满足这一现实需要,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病人权利到美容、变性手术、人工受精、人类基因组计划、安乐死以及昂贵医疗仪器购置、股份制医院、医疗保险等等问题,都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低水平、广覆盖”的方针是否可由医务人员的具体行动来表达?“病人选医生”是否就可体现知情同意的原则?“红包”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如何治理药品回扣?医改最佳方案是什么?种种行动方案如果没有系统理论支持,就只是限于行为本身。因此,眼下应格外重视医务人员、管理者、高层决策人的人文素质培育,使他们从混乱的、无序的、盲目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医学人文学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学会用人文学的社会科学方法或思考方式观察分析医学中的非医学问题,针对具体的疾病、疼痛、高新诊疗技术、手术与药物使用、卫生资源分配、卫生服务产品定价、医疗政策、基础免疫与预防体制、脑死亡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逐一予以解决。尤其要克服无视病人的根本利益,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病家作为牟利的对象,忽视人文情感、继续扩大医学的失人性化的倾向等现象。过去的20世纪后20年,国内曾有针对性地展开了这一领域许多专题研究与讨论,如:安乐死与脑死亡;临终关怀;无效治疗与放弃;生殖工程;爱滋病;器官移植;美容与变性;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医学目的与医疗改革;红包问题与病人权利等等。无疑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打破了医学殿堂的沉闷气氛,启迪了医生、研究者和决策人的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了他们传统的作业方式和审视医学生活的习惯,扩大了他们的人文视界,影响了舆论界并提供了诸多的焦点。提高了中国医学的整体水平,逐渐催生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的诞生,同时使我们的医学也汲取了传统文化和世界当人文思潮以及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使医学和6内蒙古中医药哲学实现了后现代联姻。以生命伦理学中心的医学人文学教育运动,恢复了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初步确立了卫生法学在医学知识训练中的作用,也完成了医学哲学、医学史、卫生经济学、医学美容、医学人类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初步创构,并扩大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世纪之末,由“执业医师法”所规定的医师执业考试中,规定了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和卫生法学的必考内容,这将推动这些学科的发展。新世纪伊始,应加大对医学伦理学学习、研究与教育的力度,除完善医学伦理学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体系外,陆续在医学研究教育中设立生命伦理课程;也可适当在文科和农理工科中增设生命伦理学选修课;甚至在中学教育中就开设有关这类内容的选修课,进行生与死、健康、性、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以及环境伦理、医疗政策教育。尽管我国医学院校中许多中医类专业都开了医学史教学。但是,还有许多西医院校,未把医学史等人文科学纳入教学中来,甚至连开专题讲座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医学伦理学既可以解决医务工作者价值观、人生观问题,又可以培养病人权利意识,增强道德责任感,有信仰,有理想,勇于奉献,理性地面对医疗冲突和棘手事件,懂得爱,体悟人生。卫生法学是维护医疗秩序的学科,医学心理学融入医学教育是新医学教育模式的标识,用心理学视角评价和观察临床问题应成为医生与护士的一种习惯;医学心理学教育也是建立完整的医学的基础。应在医学院校医学史作为正式必修课,医学史论的教育是医学人文性教育的重要方面,不懂得医学的过去及其发展过程的医生是庸俗的、肤浅的。21世纪的中国医学人文学建设,应注意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应把医学人文学修养作为医务人员基本素质的评价标准之一,国家考试与职称晋升应将其作为必备条件之一,医学人文学教育应规模化、规范化、模式化。应健全各学科专业学会的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创办网上教育。扩大师资队伍。提倡医学人文学研究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风,鼓励向权威挑战,逐步形成学派,力争在短时间内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同时能有受广大医务人员欢迎的、适合基层医务人员和实际工作者进行医不空文学学习使用的丛书与教材。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0/1119/386.html



上一篇:医史学在中医学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下一篇:徐大椿史学思维探析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