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口述史——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新维度(2)

来源:史学集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口述史的兴起是从史学现代发展的背景中展开的:“现代史学的趋势是愈益重视人的研究,人的主观世界的研究;表现在史学写作上是人文化倾向的加强;

口述史的兴起是从史学现代发展的背景中展开的:“现代史学的趋势是愈益重视人的研究,人的主观世界的研究;表现在史学写作上是人文化倾向的加强;表现在方法上是对历史人类学、心理学、符号学等方法的重视;表现在体裁上是文化、心态等比重的上升等等。”②口头讲述的方式所传承下来的口述资料、文字文本等,是口述者于当下状态、环境以及社会中对音乐的个人体验的人文传达,这种史实因个体的差异性从而更为多元、主观,且与中国音乐史实中具体的音响资料两者皆缺一不可。口述史具体所关注的不仅仅是音乐的自身,还包括音乐从产生、存在、传播的整个全过程。音乐文化的完整生态链也是口述史所独有的视角。由此可以看出,口述史为我们的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者提供另外一条途径,为我们发展了一种探索中国传统音乐个体的指导方法,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史研究提供有效的、永久性的史料,为中国传统音乐多层面的研究提供活态原始资料。

(二)通过口述历史的采集,关注非主流音乐,探寻“局内人”的音乐文化

“所谓‘局内’以及‘局外’辨识的标准,应进行对于研究者以及进行研究的对象(在此是指音乐文化)两者进行具体的比较:其中“局内人”指的是以上两者共同属一个人文圈子的研究者。”③

在不同族群或者不同阶层的文化群体中,均约定俗成对某一音乐文化品种或者作品的集体意识,亦或是个体对其音乐文化的不同见解。这些个人记忆或集体记忆通过社会生活和行为渗透于音乐发展中,影响着其地区音乐风格、创作者的个人或者集体倾向,甚至是音乐的发展趋势。而口述史的采集方向,是我们所探寻的对象是“局内人”之音乐文化。

追根溯源,其口述史根芽实际萌生于 19世纪下半叶雅各布、尼采对传统史学毁灭性的批判中,是后现代史学观念以及操作方法的产物,并且同人类学研究共谋。就史观而论,该时期的史学家深入历史的记忆本质等有关的特点,对于历史的非逻辑以及主观态度的怀揣相对宽容的看法。之后,史学材料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重点在于从历史所关注的对象来讲,也随之发生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改变:即传统研究中的容易被忽视的人群慢慢成为史学家所关注的主体,其生活以及经验也渐渐成为历史所讲的重点。从这个方面的意义上讲,近三十年史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口述史”的崛起,就不止是对后现代史观的呼应,也是对口述历史材料与口述传统价值的重新肯定,对以口头表达为核心的边缘人群的生活与体验的重新发现,对“一种自下而上的历史学”重新定义。

具体来看,研究者给予非主流音乐的关注更多,尤其是农民、工人音乐以及其他的边缘群体。在社会主流话语中,它们的音乐生活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学者运用口述史理论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打破传统史学研究中纯粹的精英阶层音乐文化史的研究路向,拓宽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关照,是对历史传统内在结构系统的一种反叛与重构。“口述历史提供了进入没有文献记录的经历的途径,因此挖掘和拯救了那些处于边缘位置的人们的‘隐藏的历史’。”

因此,“口述历史”的介入,使未来民间乐手、普通乐人等或将可以和音乐精英一道走入音乐史学的舞台之上,并成为中国音乐史共同的书写主体;且将音乐同广泛的社会生活、普遍的音乐文化联系起来,多视角关注 , 多维度探析,多层次解读。

(三)口述历史的主位描述,与客位的文献相互映证

(多元)口述史记叙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看法和经历,是记录者与口述者通过在实地调查对乐事、乐人或者相关人员陈述的“事实”进行的记录,而一般的史料则是客位的或者“非位”的被局外人认为是客观的事实的记述。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记述人的文化素养、生活经历等等条件的制约和限制,文献的记录一般都是记述人主位选择后的结果,因而其所选择的史料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而口述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

与“正统”的史学相比较,他们二者在研究范围间的存在着重要的差异,后者就是“正统”的,一般是研究的社会较大的事件所发生的过程,而且是从时间上来看跨度都是较大的,其文献的记载能够追溯时间的跨度。但是口述史受记忆长短、见闻多少、学识浅薄等个体差异限制,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个人、家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历史。因此,口述史由于历史时间、空间维度等不同方面的原因存在局限。

文章来源:《史学集刊》 网址: http://www.sxjkzz.cn/qikandaodu/2020/1111/368.html



上一篇:“戏改”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人视野和观
下一篇:影像史学,学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史学集刊投稿 | 史学集刊编辑部| 史学集刊版面费 | 史学集刊论文发表 | 史学集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集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